新闻

Category Posts

  • Posted on February 8, 2023 聚焦丨香港团考察南沙,共谋湾区新机遇 原文网址: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以南沙为主场落地国际生物科技论坛 | 21世纪经济报道


  •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是《南沙方案》中的重点关注领域,并为此设立了相应的重点建设目标任务。截至2022年12月,凭借高质量推进实施,南沙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年(2020-2022年)的年均增速达47.5%。前不久召开的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对推进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南沙将接续完善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发挥门户枢纽和创新高地优势,打造产业集群。 落地政策彰显南沙强大磁场 “其实我在一月已经来过一次,这次乘坐高铁到南沙让我感到非常便利。”于常海表示,在香港有很多生物科技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长期受人才和场地问题困扰。 与此同时,生产制造也是香港在产业链建设中的痛点。“怎么去协同上中下游?到下游的制造端又该怎么做?”于常海坦言,许多前沿科研成果在香港的落地投产并不顺利,自己近年负责的生物雷达项目就是在南沙找到了厂家协助,并顺利实现转化。 据介绍,生命雷达(Bio-radar)项目是一项基因识别技术的应用技术,已历时7年研发。参考雷达在军事领域的功能,生命雷达旨在通过前端传感器硬件与集成系统中台的仪器组合,发现和排查微观世界中的病原体和致病因子,给予治疗方案指导并能量化分析治疗效果。 “我们与一家南沙企业共同合作开发了项目仪器,大概再经过两个月样机就能正式问世。”于常海感叹,南沙在硬件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具备突出优势,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城市,联通内地和海外的“超级联络人”角色定位凸显,这也是香港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真要做出一个仪器,将它生产出来,我相信我们要依靠大湾区这一整体,各自发挥优势实现‘强强联合’。” 广州市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此前在出席会议时介绍,南沙目前已落户超过300家生物医药企业,近年来,南沙规划已形成生物谷、健康谷、生物科技创新创业区等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将为企业落户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支撑。 与此同时,南沙通过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等措施,持续挖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于常海表示,南沙是一个很适合香港人打拼的平台,为香港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资科技企业来此落地提供了极大便利。“包括港人港税等在内的众多优惠政策,其规模和力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南沙吸引企业入驻的魄力让人钦佩。” 大湾区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拟在南沙设定主场 “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工业,它的产品是国际化的。”于常海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达了自己对生物科技产业的理解,他指出,应对将来可能还会出现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争取人类抗争的更优结果,我们需要着力支持生物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为人类在与微观世界病原体的斗争中提供侦测工具和手段。 在本次走访的过程中,于常海所在的考察团也走进了位于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作为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的教授,于常海惊叹于港科大在十数年间跻身世界百强高校的发展成绩,更让他感到触动的,是一所配置了世界级一流教学设施的校区在南沙实现的从无到有。 “这次在南沙看到这个校区,感觉是个很完美的地方。有世界100强的大学,有众多海归的高端人才,再加上民心中小学这一条龙的服务。”于常海说,南沙具备的种种可以说为香港来穗人士“量身打造”。 据了解,响应香港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号召,为推动生物科技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香港生物科技协会在2022年12月举办了第一届香港国际生物科技展(BIO Hong Kong),成效显著。2023年,香港生物科技协会计划在9月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举办第二届大型生物科技主题展会。 “此次到访南沙,看到南沙区的中心地带,享受到高铁通行往来的便利,我们现在已经在孕育一个新的想法。”于常海表示,以南沙为主场、在大湾区落地一个国际生物科技论坛已经在香港生物科技协会的讨论之中。“希望再花一年时间,能够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和相关初创公司带来南沙,同时推动大湾区的生物科技事业形成气候,这就是我们香港生物科技协会此次前来的切身体会。” (作者:程立元,陈梦璇 编辑:李振) 聚焦丨香港团考察南沙,共谋湾区新机遇 原文网址: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工业,希望将最新科技和相关初创公司带来南沙 | 21世纪经济报道


  • 科创基地、港口建设、产业平台……全面恢复通关第一时间,一个包括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34个机构代表组成80人的香港考察团,开启了在南沙为期两天的考察。于常海是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会长,也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考察期间的一场穗港商协会协作交流活动,还促成了3组共8家商协会代表签约合作。 “多过来看看现场, 才能感受内地发展的速度” 2月6日,早上8点半,考察团从香港西九龙站乘坐G6582次高铁列车抵达庆盛高铁站。正式开启了这次考察之旅。 考察的首站,是南沙庆盛枢纽综合体项目,这也是南沙自贸片区庆盛枢纽区块首个粤港合作项目,对标香港标准,建设枢纽站综合体,首期项目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主要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站台,便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与高铁站之间的接驳。紧接着新鸿基综合体的商业和写字楼部分也将逐渐建成。 “只有多过来看看现场,才能感受内地发展的速度。” 于常海感叹道,作为南沙的“老熟人”,于常海早在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筹建期间,就曾到南沙湾考察。 这次是于常海今年第二次来到南沙。 “我们发现南沙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很多香港生物科技企业已经落地于此,《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优势,两地在生物科技上的合作可以更进一步。” 于常海希望未来能组织香港生物科技企业来南沙进一步调研,深化合作。 作为《南沙方案》确定的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庆盛枢纽区块依托港科大(广州)等重点机构,共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的科创模式。南沙产业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乐春表示,将集中资源全面加快三个先行启动区,其中谋划打造粤港科创合作先行示范区——庆盛区块突出“最香港”。期待尽快享受《南沙方案》政策红利 “全面通关,来到南沙不用再隔离,这点对两地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时隔4个月再次来到南沙考察的陈志育很兴奋。 陈志育是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从事养老行业20多年,他对大湾区养老行业情况颇为熟悉。他告诉记者,疫情之前经常在广东长期居住的香港老人大约有8.9万人,随着全面通关的恢复,以及南沙港式社区的打造,来到南沙创业生活的香港人将越来越多,将香港的养老行业模式带到南沙,未来将成为风口之一。 陈志育表示,《南沙方案》中的很多内容都和养老服务行业有关。 “希望这波红利能够尽快惠及我们。” 在他看来,广州在养老条件上有着非常好的硬件优势,但是软件上仍有提升空间。 “这次我是带着任务而来,希望将香港高标准的养老模式带到南沙试点,未来在更大范围推广。”陈志育表示。 穗港医疗合作正在加速推进,为养老行业合作打下基础。考察点之一的港式金牌全科门诊部是南沙首个港资独资的医疗机构,在这里通过远程会诊服务,患者能够直接连线香港医生,开具港药,使用国际保险直付服务。 《南沙方案》提出,将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医疗机构“白名单”制度,扩大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推动将“白名单”内的南沙医疗机构纳入香港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单位,并逐步将支付范围从门诊扩大到住院。 港式金牌全科门诊由香港联合医务集团承建,这家集团拥有全港最大的全科诊所网络,提供包括全科及各类专科在内的医疗服务。去年12月,共建南沙区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项目启动,标志着香港长者在南沙可通过远程连线使用“长者医疗券”,香港医疗模式加快落地南沙。 南沙规划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商协总部大厦” 带着任务而来的还有香港物流商会主席钟鸿兴。 “过去几年穗港两地的跨境物流受到很大影响,未来如何加强供应链韧性值得思考。” 钟鸿兴的任务在一场活动中有了新进展。2月6日,穗港两地商协会负责人和代表共120多人举办了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也是穗港商协会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首次协作交流活动。 据钟鸿兴介绍,通过广州和香港物流协会的前期沟通,已发起成立穗港物流交流联盟,探讨新的供应链模式。 “以前很多南沙的货源都运往深圳跨境香港出口,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在南沙直接跨境香港,在大湾区共同拼船出海。” 活动中,商协会、企业分享了前期与南沙务实合作投资体会,围绕如何紧密两地商协会合作、加强业务对接交流进行深入探讨。活动期间还见证3组8家友好商协会代表签约合作。 创享湾、 港澳新青寓、 南沙港区、 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考察仍在继续, 更多的穗港合作正在酝酿。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J6J2cImy9HlmKMpfZzxG3w) 编辑:cyjy部分 图片:资料图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报道称,梁振英6日早同34个香港机构的代表,加上15名咨询委员会委员,从西九龙乘高铁前往广州南沙,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访问。梁振英表示,南沙是粤港合作三大重要平台之一,往来交通方便。 香港文汇网称,此次考察团团员包括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和香港29个工商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代表,共80人。当天,考察团乘坐G6582次高铁列车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55分钟后,列车抵达庆盛站。报道说,12306售票官网显示,该趟列车所有车票均已售完,表明香港到内地进行商务交流、个人旅行需求强劲。 据港媒报道,梁振英率领的考察团活动共两日,行程安排十分丰富。6日考察内容包括新鸿基庆盛综合体项目、港式医疗服务机构、港澳双创基地、港澳青年公寓等。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为给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提供更大便利,今天(2月6日)零时起,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 原文網址: 全面通关后,梁振英率香港首个考察团访问内地 | 今日头条


  • Posted on December 17, 2022     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應用於生物醫療的情況日漸普及。香港華為雲(HUAWEI CLOUD)12月16日宣布,與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海康生命科技,HKLife)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將聯合開展科研創新,共同探索人工智慧與生物醫藥的雙向賦能,進一步加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合作備忘錄由華為香港雲業務拓展部總經理何燕女士及海康生命科技首席科學官詹江山博士於正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BIOHK2022香港國際生物科技展上簽署。     根據備忘錄簽署內容,華為雲將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助力海康生命科技探索AI藥物及分子靶標庫研發的新模式、框架及標準,構建端到端的計算與AI藥物及分子靶標庫研發通道,打造分子醫學診斷及治療的行業標桿案例,進而推動新一代 EI-Health創新平台的應用。雙方致力探索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擴大科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華為將參與海康生命科技的創新研究計劃,在研發方面結合技術優勢和研發專長,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雙方亦將從資料庫、AI等方面,驅動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研發進程。     華為表示,堅持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期望將最先進的技術賦能千行百業。面向未來,華為雲將持續踐行「一切皆服務」,攜手開發者和夥伴,共建數字生態,加速行業智慧化升級。 原文網址: 華為與海康生命科技合作 推動人工智能與生物醫療雙向賦能 | 香港01


  •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计量院科学研究院申报、北京大学教授、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参与完成的“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体系创建和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为应对核酸与蛋白质精准计量的国际性难题和我国在该领域的计量空白,该项目围绕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计量基标准研究和国家标准物质研制等开展科研攻关,建立了我国的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基标准体系。


  • 09/06/2021 市民打了疫苗後,若接受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代表接種了兩針疫苗,或者曾受病毒染疫。不過,個別人士打針或染疫後,身體是不會產生抗體的。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教授表示,其實驗室約三十名打了針職員,早前檢驗自身的抗體水平,發現年輕員工的抗體水平不錯,但一名長期服藥員工的抗體水平相當低,接近「無抗體」。他指,業界正研究市民打針後,一旦感染病毒,記憶B細胞能否辨識並作出反應。于教授強調,「打針一定有用過唔打」,只有極少數人不產生抗體。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稱,現階段不能以抗體水平來決定保護性,細胞免疫也與保護有關,而人體打針後會否出現抗體,因人而異,視乎個人身體情況及暴露於病毒的程度及時長。除了特殊醫療需要,一般市民是不需檢驗抗體水平。 原文


  • 18/05/2021 本地化驗所一般均會向香港認可處申請,獲取HOKLAS認證。 審計報告最近揭發香港認可處的新冠病毒檢測認可推出近一年,僅五家實驗室獲批認證。有行內人士直指,究其因是認可處的香港實驗所認可計畫(HOKLAS)「做唔切、效率低」,疫情爆發初期更一度停工致延期評估,加上有能力評核的專家「十隻手指數得晒」,審核需時。現時二十六家獲官方認可做新冠檢測的化驗所,雖已取得HOKLAS或海外認證,惟專家直言「其他測試過咗,唔代表合規格做新冠」,衞生署承認少於一半機構獲第三方認證做新冠檢測,「補鑊」要求所有化驗所今年底前取得相關認可。 香港認可處去年四月起在HOKLAS計畫下,推出新冠病毒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測試認證,讓有需要的醫療實驗室申請認可,不過審計署發現截至今年二月,僅五家化驗所獲批認可,認可處稱另有十一家化驗所的申請有待處理。審計報告建議,負責認可處的創新科技署應加強推廣有關服務。 有關建議似乎暗示HOKLAS的認知度不夠高,但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形容,認可處認證過程嚴謹,HOKLAS在行內亦廣獲認可,加上澳洲國家檢測協會(NATA)即將不為本港化驗所做認證,相信日後有不少化驗所會轉投HOKLAS。 CAP未能派員純交文件不理想 不少私營化驗所已獲取美、加等地認證,如近日頻現事故、被專家點名的華大基因未獲HOKLAS認證,但獲美國病理學會(CAP)認可。蕭傑恒提到,受疫情影響,CAP未能派員抵港實地視察,「如果就咁交文件,CAP現階段未必好理想。」 疫下各地封關,在本地有完善認證配套的HOKLAS似乎是最佳選項,不過有私家醫院的病理科醫生直言,HOKLAS的缺點在於「做唔切、效率低」,他透露HOKLAS的認證團隊由一位公務員帶領專家到化驗所實地考察,了解由採樣、化驗至出報告的流程,需時兩至三日,若有不妥之處會有三個月時間讓實驗室「執漏」。 但去年疫情爆發初期,HOKLAS人員一度停工,他所屬的化驗室亦有認證項目預約被逼推遲三個月,相信效率太慢是較少機構獲HOKLAS認可的主因之一。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則指,醫院等醫療場所因防疫限制難以派遣評估員進內,拖慢相關認證進度。 香港認可處於○五年向首家化驗所發出醫務化驗認可資格。 專家寥寥可數 評核需時 人手限制是另一大問題,該病理科醫生提到,新冠病毒測試歸類為分子病理化驗,惟本港有關專家「十隻手指數得晒」,加上評審者本身有正職,要抽空前往評核有一定難度。 不過「本地薑」有其優勢,該醫生透露,「若要請海外機構的專家到港,認證一萬幾千元,但整個行程可能花十幾二十萬元」,本地認證較為便宜。他指行內有私家醫院為提高口碑「搶個案」,不停申請認證,亦有醫院不欲花時間及金錢而未有申請。 李偉振亦指,本地小型化驗所不一定每項檢測項目,都獲取HOKLAS認可,但因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醫生,大多已合作多年,故無意欲申請更多認可,「因為要獲取不同的認可,都要投入很多人手及大額金錢。」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認為,醫療化驗若要達至標準化,獲取認證尤其重要,「當化驗所擁有愈多證書,給人的感覺會愈穩陣,亦可提升檢測地位。」惟他指出,化驗業界過往不願花一筆錢作申請,故未有獲取多項測試認可。去年疫情甫爆發,大部分已獲認證的化驗所被政府選定為認可化驗所做新冠檢測,于常海指,此舉令業界明白獲取認證的重要性,因而加快申請相關認可。 認可按各項測試批出 目前有二十六家私營化驗所獲政府認可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取得的認證各異,衞生署回覆指當中二十三家獲得HOKLAS認可,兩家獲得美國病理學會(CAP)認可,一家獲得加拿大醫療質量管理研究所(IQMH)認可。但專家指出,一般認證機構的認可是按各項測試批出。蕭傑恒舉例解釋,「可能有實驗室驗血糖、驗小便的測試過咗HOKLAS,但唔代表佢合規格做新冠(病毒檢測)。」 換言之,政府表列的認可實驗室,其所做的新冠測試未必同獲第三方機構認可。衞生署延至今年終於補漏,回覆查詢時稱已要求所有實驗室認可計畫的參加者,其實驗室必須於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或之前,獲得涵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認可,現時僅十一家認可私人化驗所合乎新要求。創新科技署則透露,十一家化驗所獲HOKLAS認可做新冠測試,另有十四宗相關認可申請正待處理。 化驗室標準以外,于常海認為,就新冠病毒相關測試,認可機構亦應提升化驗所採用的試劑要求,例如制定檢測靈敏度的最低限度。隨着疫苗接種數字上升,他預料,新冠病毒抗體測試的需求亦會隨之增加,故建議政府定時新增與新冠病毒測試相關的認可項目,確保本地化驗達標。 星島日報 – 原文 頭條日報 – 原文 星島日報 – 報章


  • 上班族求陰性檢測結果以便復工,令多間社區檢測中心未來兩三天的檢測預約爆滿,需求為第四波疫情以來最大。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倡議使用混合多個樣本的採檢方式,提升檢測量,並加快得出結果。對近日檢測需求急增,當社會大眾感到供不應求,他重申,混樣檢測正正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效益,解決檢測不夠快的問題。 于常海接受本報查詢時說,建議大規模採用混樣方式,並配合適當的技術及儀器,於短時間內應付大量檢測需求,達致節省時間及成本。他稱,海康下周起會提供培訓課程,加深業界了解混樣檢測的方法。 就外界建議政府招標設立臨時採樣站,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表示,不是每間私人化驗室有足夠的採樣人員及設備,本港亦只有數間私人化驗室提供「一條龍」採樣及檢測服務。


  •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受邀为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判及颁奖嘉宾



  • 香港3月3日 -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HKBIO)聯合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和藥廠,在香港科學園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向社會無償捐獻其自主研發的“ERT- PCR 技術檢測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供有需要的醫療、科研機構無償使用,並提供後期技術支持,這項技術向社會免費開放。希望透過這項檢測技術,緩解目前疫情防控中普遍存在的檢測不准確、假陰性率高、病人長時間等候等難題。 On 3rd March 2020 –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HKBIO) cooperated with various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o hold a press conference in Hong Kong Science Technology Parks Corporation, announcing that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will be donating it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ERT-PCR technology for SARS-CoV-2 coronavirus testing’ to the community. The ‘ERT-PCR technology for SARS-CoV-2 coronavirus testing’ will be available for free use for all medical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in need, and if required technical support can be provided. By making this technology publicly available, it will be more readily implemented thus,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problems such as inaccurate detection, high false negative rates, and long waiting times for patients.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開幕致詞時表示:「防控疫情需要及早發現潛在的病毒感染者,從而減少傳播給親屬及密切接觸者的機會,這就需要有一種靈敏而快速的檢測方法。我們把ERT-PCR技術檢測無償奉獻社會,就是希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應社會的關切,和大家一起抗疫,保護社會大眾的安全和健康。」 In the opening speech,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Chairman Albert Yu said: “Accurate diagnosis of potential viral infections is necessary i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gainst infectious outbreaks, and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reduce chances of transmission. It needs rapid accurate detection. We have donated our ERT-PCR technology, in hopes to provide our own strengths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mmunity. We are working towards fighting the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in collaboration with all sectors in the community to protect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public. ” 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兩個月的鬥爭中,各國傾全力來控制疫情,然而全球各地每天依然有新增懷疑和確診病患,社會上已人人自危,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ERT- PCR技術檢測正正切合社會狀況,準確性高並可以大量測試。早於2003年沙士肆虐之際,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與黃乾亨基金合作,研究出ERT-PCR技術,並成功應用於臨床。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北京兩地同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核酸檢測”專題研發小組會議,計劃在數週之內為社會提供多種測試方法,可用於不同基層測試需求。在有限的資源和緊迫的時間下,海康香港、北京研發團隊通力合作,攻克所有技術難關,成功研發出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檢測方法,這項新技術將為防控疫情提供靈敏度更高的測試平台。 In the two-month struggle with the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multiple countries have made the effort to control this epidemic. However,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continues, with the number of confirmed new cases multiplying every day.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s ERT-PCR technology is most suitable for this situation because the technology is both highly accurate and sensitive, further its ability to analyze a large number samples at one time makes this method of detectio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When the outbreak of SARS was at large 17 years ago,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with Philip K.H. Wong Foundation’s support developed an enhanced fluorescence real-time PCR (ERT-PCR) technology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it in clinical diagnosis. In response to this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held a special R & D group meeting on “New Coronavirus SARS-CoV-2 Nucleic Acid Detection” in Hong Kong and Beijing, and planned to provide an improved method for detection for public use. Despite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urgent timeframe, Hai Kang Life’s Hong Kong and Beijing R & D teams worked together to overcome all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new coronavirus,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platform to be utilized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葉朝陽博士帶領研發團隊成員何耀昌博士和徐舟博士在發佈會上詳細介紹ERT-PCR檢測技術:「我們整個團隊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貢獻自己的全部專業技術和實戰經驗,在抗戰疫情堅守崗位的每一天,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是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讓我們攜手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打贏疫情阻擊戰。」 Hai Kang Life Cooperation Limited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Dr. Ye Zhaoyang, with R & D team members Dr. Timothy Ho and Dr. Jodie Xu introduced the ERT-PCR technology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Our team has only one aim and that is to focus all our energies into sharing our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s to do more for ourselves, family and community in order to win this battle.” 問答環節 Q&A問: ERT-PCR和其他檢測技術有什麼區別? 答: ERT-PCR的靈敏度至少比其他方法高十倍。它使用多一組引物來提高特異性,並使用多一輪擴增來提高靈敏度。 Q: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RT-PCR and other detection technologies?A: ERT-PCR is at least ten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methods. It uses an extra set of primers and an additional round of amplification of the target sequence to increas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問: ERT-PCR是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核酸檢測方法嗎?答: ERT-PCR的靈敏度已經處於極限,其精準度可達至一條核酸鏈就可以檢測到。當然,我們仍然需要使用臨床樣本進行驗證。Q:  Is ERT-PCR the most sensiti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method in the world?A:  The sensitivity of ERT-PCR has already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of sensitivity, and requires only one copy of the target sequence in order to be detected. We will continue to use clinical samples for validation.問: 目前的方法可以在一小時內完成,為什麼ERT-PCR測試需要3-4小時?成本是多少?答: ERT-PCR需進行多一輪擴增以增加靈敏度,因此需要更多時間。針無兩頭利,我們需要犧牲時間以換取靈敏度。成本的方面,只考慮試劑費用,每個反應大約需要50港元。Q: Current methods can be completed in one hour. Why does the ERT-PCR test take 3-4 hours? How much does it cost?A: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method ERT-PCR involves an additional round of amplification of the target sequence to increase sensitivity, so it takes more time. Needless to say, we need to sacrifice time in exchange for sensitivity. In terms of cost, considering only the cost of reagents, each reaction is about HK $ 50.問: 為什麼ERT-PCR技術不在市場上?答: ERT-PCR是一種非常高靈敏度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常用的RT-PCR就足夠了,但目前疫情的情況,我們認為它是檢測方法的首選。Q: Why is ERT-PCR technology not on the market?A: ERT-PCR technology is patented by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we are working on expanding its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In general, the commonly used RT-PCR and other methods are sufficient for their particular purposes. However, in the current epidemic situation, we think it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as a detection method.問: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出現變種,您們能否成功檢測?答: 要視乎病毒出現變種的序列位置;我們今次針對新冠病毒檢測的基因為保守序列,即使出現變種仍有大機會保持相同序列,保留成功檢測的可能性。Q: If the new coronavirus mutates, can you successfully detect it?A: This is dependent on the location of the mutation. The materials used to target COVID-19 are designed from the conserved regions of the sequence which have a low chance of mutating. Therefore, if a new strain of coronavirus emerges, we are most likely able to detect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technique. Nevertheless, we are confident in any additional approaches needed for precise differentiation.問: ERT-PCR技術檢測如何操作和使用?答: 我們準備了操作手册及視頻指導,希望為您提供更多幫助。視頻指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b4nn4dQsE如有需求,我們也可向具有相關操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提供培訓。ERT-PCR核酸檢測方法由於其較高靈敏度,可以應用於諸如社區或隔離人員篩查和治愈病人出院前的核查。Q: How is ERT-PCR technology operated and applied?A: We have prepared operation manuals and video guides for the use of ERT-PCR technology. If required, we can provide training to technicians with the relevant operating experience.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ERT-PCR technology detec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general community and medical teams involved in combatting coronavirus for early diagnosis.Video guida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b4nn4dQsE另外,這次發佈會聯合黃乾亨基金、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依納康科技有限公司、晶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各家公司希望運用他們的資源,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為社會出一分力,分別捐贈口罩、酒精搓手液和營養補充劑給有需要人士。In addition,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was joined by other biotech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hilip K.H. Wong Foundation, GeneHarbor (Hong Kong) Technologies Limited, Lee’s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Limited, eNano Health Limited, Cellomics International Limited and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to provide resources against the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by donating masks, alcohol hand rubs, and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to those in need. 物資捐贈總結黃乾亨基金:一萬個口罩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一萬個口罩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共價值十五萬的艾沐茵(NMN 9000)補充劑晶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百支酒精搓手液Donation summary:Philip K.H. Wong Foundation: 10,000 masksLee’s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Limited: 10,000 masksGeneHarbor (Hong Kong) Technologies Limited: total of HK$ 150,000 worth of their NMN9000 supplementCellomics International Limited: 100 alcohol-based handrubs 最後,香港生物科技協會(HKBIO)將於2020年8月19至22日舉辦香港國際生物科技展BIOHK2020,誠邀各位出席香港首個國際級生物科技盛會,此次盛會包含展覽會、學術演講及項目交流會、一對一商機洽談。Finally,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HKBIO) will host the first ever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Exhibition BIOHK2020 from August 19 to 22, 2020. We invite you to attend Hong Kong’s first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convention which includes Exhibitions, Conference and Pitch Sessions, One2One Partnering Program. 展覽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提供一個展示其產品和創新的平台,並了解全球生物科技行業和相關領域的領先者的創新發展Exhibition: Pitch and Connect your company to the international biotech scene and vast China market for trading and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學術演講及項目交流會:提供一個知識論壇,讓科研人員和業界從業人員就生物科技和其他相關領域的新挑戰、新出現的問題和未來趨勢,交流各自的工作和實際發展經驗Conference and Pitch Sessions: Share and Inspire through invaluable discussions about the [Read More...]


  •   (香港,2020 年 3 月 6 日)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在 3 月 3 日香港科學園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中,聯同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宣佈贈送口罩予學生及社會有需要人士。 為協助即將應考 DSE 的莘莘學子,香港生物科技協會聯同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將贈送共3,000 口罩予元朗天主教中學(元朗區)、天主教培聖中學(天水圍區)及屯門裘錦秋中學(屯門區),為「屯元天」學校的應考生打打氣。 目前基層市民依然「一罩難求」,有見及此,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及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向區内居民派發 6,000 個口罩。每位市民可獲 10 個口罩,合共 600 個名額,並會以派籌形式進行,額滿即止。冀望透過是次活動能與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活動詳細如下: 日期 : 2020 年 3 月 10 日(星期二) 場地 : 元朗天主教中學 (元朗青山公路 201 號水邊圍邨) 時間 : 早上 10 時正 派籌;早上 11 時正派口罩 出席機構/公司 :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及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


  •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受邀作为评判,出席2016“挑战杯”全国赛香港区选拔赛,香港大学生创新及创业大赛, 为参赛的学生打分,并在会上发言,鼓励香港大学生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情,积极投身生物科技事业。


  •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带队赴美国圣地亚哥参加2017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该盛会每年举办一次,于教授每年均代表香港生物科技届赴美参加。


  • 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不仅是传染疾病领域的专家,还是脑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从事胶质细胞研究三十余年,2017年12月于常海教授联合京津冀地区的神经科学研究工作者,发起并成立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并出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于2017年10月发起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并出任联盟主席,组织考察团探访深圳福田未来“创新及科技园区”。


  • 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受邀为挑战杯全国赛香港区选拔赛做特等奖评判,与其他评判嘉宾合影(2018)


  • Professor Albert Cheung-hoi YU, Chairman of Hai Kang Life Corporation Limited, attended the 2018 Board Meeting of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Honolulu, Hawaii). Professor Yu is the only Chinese member of the board.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出席2018年戈登会议董事会议(夏威夷,胡奴鲁鲁),于教授是该董事会唯一的一位中国成员。



  • 受深圳市龙岗区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龙岗青创中心)的邀请和对接,公司董事长于常海教授、首席科学官叶朝阳博士、总工程师许永征先生及综合管理总监刘雨潇女士一行,于12月17日赴龙岗区交流考察。龙岗区团委书记白黎敏、龙岗青创中心郭流昌秘书长、龙岗区投资推广署马凌副署长等领导参加了交流会,会后参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后参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会后一行人分别参观了龙岗区新生绿谷产业园、龙岗区智慧家园


  • HKLife battles to develop diagnostic tests for COVID-19海康为COVID-19开发诊断测试而战 Both teams of HKLife, in Hong Kong and in Beijing, are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to develop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iagnostic tests for the new coronavirus COVID-19. Due to the epidemic crisis, the government rapidly put in place compulsory control measures for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and postponed resumption to work. This meant that for outsourced experimental reagents, such as enzymes, primers, and reagents, either the items were out of stock or staff members still had not resumed work. Moreover, we could not gain access to viral samples to act as positive controls. All these external factors hindered our progress but our team undertook positive counter measures: where delivery was delayed, we went to pick up in person; where one supplier was out of stock, we contacted ten other suppliers; where necessary, we prepared the reagents ourselves; and we used synthesized plasmids for positive control. We overcame all these difficulties, and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continues to maintain an enthusiastic and fighting spirit. The test results are very promis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agnostic tests look close to success. We hope that our diagnosis platforms can help to resolve the urgent need for accurate diagnostics and contribute to the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海康的精英团队(分别在香港和北京)全天候工作,为新的冠状病毒COVID-19开发高灵敏度及特异性稳定的诊断产品。因正值疫情特别时期,国家对市政交通、市民延期复工有强制管控措施,所以我们外购的实验原材料,例如试剂组分所需的酶、引物、阳性对照供应商缺货,且多数企业员工还未复工,实验测试所必须的病毒样品我们无法获得,种种外界因素给实验带来重重阻碍。团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延期发货的,我们亲自提货,一家延期,我们再找寻10家,选择最快的;缺少病毒样品作阳性对照,我们使用合成的质粒作为替代。我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团队每位成员保持激昂的热情和斗志,犹如战士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时一周多的时间,验证测试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我们用事实数据说话,诊断测试产品即将面世。希望多诊断平台的产品可以帮助卫生系统解决对准确诊断的迫切需求,并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WE ARE CLOSE. KEEP ON FIGHTING!我们快成功了! 加油! Hong Kong team 香港团队Left to right: Kaka KAR, Iris HO, Queenie FONG, Dr. Zhaoyang YE, Dr. Timothy HO, Dr. Jodie XU从左至右:賈寶怡、何婉芳、方文君、叶朝阳 博士、何耀昌 博士、徐舟 博士 Beijing team 北京团队Left to right: Xiaotian LI、Hexin FEI、Nannan ZHAO、Jing HAN、Yingxiao LIAN、Fumeng LI、Dr. Huajian ZHAO、Qianqian AI、Yi YUE、June WANG、Dr. Xiaowei SHI、Yufen GUO从左至右:李晓天、费鹤馨、赵楠楠、韩晶、廉迎晓、李付梦、赵化建 博士、艾倩倩、岳艺、王双艳、史小伟 博士、郭玉芬